一线调研|上海纺织展观察:纺织全产业链主动求变应对市场挑战

分类:行业资讯  来源:中国棉花网  发布时间:2025-09-08

       日前,2025中国国际纺织纱线(秋冬)展览会在上海圆满结束。作为纺织行业的重要展会,本次展会汇聚了纺纱、织布、成衣等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与从业者,是观察行业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。中国棉花网记者直击展会现场,围绕棉花消费这一核心视角,深入走访产业链上下游企业,梳理出当前从纺纱生产到成衣制造环节的需求变化与企业应对策略,展现出纺织行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下积极调整、主动适应的发展态势。

       纺纱企业:利润承压下坚守稳健经营,暂不调整产能布局

       当前棉纺行业正面临棉纱价差持续低位运行的压力,企业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,经营面临不小挑战。尽管中美关税暂缓90天的政策出台,却未如预期般为棉纺市场注入强心剂,记者走访多家纺纱企业了解到,下游订单并未出现明显增长,部分企业甚至反映订单量较此前有所下滑。

       在此背景下,多数纺纱企业的经营策略愈发谨慎,“稳”字当头成为共识。对于产能布局,80%的受访企业表示暂未考虑将产能向新疆转移,同时也没有向海外转移的计划,而是将重心放在优化现有生产效率、控制成本支出上,以应对当前的市场不确定性。

       织布环节:市场需求分化显著,高低端产品成主流方向

       织布企业的反馈显示,当前面料市场需求分化特征明显,中端面料逐渐遇冷,市场份额被低端与高端产品双向挤压。低端面料市场竞争聚焦于价格层面,但并非“低价低质”,采购方对产品质量仍有基础要求。为维持生存,受访企业均采取“以量换利”的策略,通过扩大销量分摊成本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端面料市场,随着消费者对品质、功能性需求的提升,高端面料的市场用量持续增长,且由于技术门槛较高、竞争压力相对较小,企业能够保持较为可观的利润水平,成为织布环节的重要增长点。

       成衣制造:转向内销市场,小批量零散订单成新趋势

受国际贸易环境变化与消费模式影响,以往以出口为主的成衣制造企业正加速调整市场布局,内销市场成为新的发力重点,订单模式也发生了明显转变。过去,企业接单多以出口大订单为主,最低起订量普遍在100-200件;而随着国内线上零售平台蓬勃发展,以及消费者快时尚个性化需求兴起,企业开始主动适应市场变化,承接起3-5件的小批量批发订单。这种转变不仅让企业更贴近国内消费市场的需求脉搏,也为其灵活调整生产计划、降低库存风险提供了可能,成为成衣企业应对市场波动的重要举措。

       从纺纱端的稳健收缩,到织布端的分化突围,再到成衣端的市场转向,上海纺织展传递出清晰信号,即面对市场需求、贸易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变化,纺织服装全产业链正通过精准调整经营策略,在挑战中挖掘机遇,推动行业向更适应市场需求的方向转型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