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家之言|郑棉仓单数量低于去年同期 多头逼仓时机不成熟
分类:行业资讯 来源:中储棉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:2025-07-16
据统计,截止2025年7月14日,郑棉仓单9807张(-43张),有效预报216张,二者合计10023张(折合约42.6万吨);2023/24年度同期郑棉仓单12572张(-64张),有效预报572张,二者合计13144张(折合约55.86万吨),显著高于今年。目前CF2509合约持仓量仍高达56万手左右(约280万吨),对应的仓单+预报数量仅42.6万吨左右,因此近日关于资金或逼仓9月合约的看法喧嚣尘上,盘面、市场对棉花套保盘的担忧有所加剧。
显然,多头依然围绕旧作的供需以及CF2509合约纱厂后点价敞口进行交易,加上宏观情绪和商品氛围的偏多也为郑棉多头的发力造势。但笔者判断,多头9月逼仓成功的概率比较小,涉棉企业、机构、投机商需要谨慎对待和操作。
其一、2025/26年度新棉上市场国内棉花供应趋紧或是“伪命题”。一方面前期外贸抢出口提前透支了后续需求,6月份以来国内棉花商业库存“去库”显著减缓(棉纺织企业综合开机率降至近几年低位);另一方面2025年棉花滑准关税棉花进口配额增发也并非“空穴来风”。
其二、从目前仓单结构看,多头接9月仓单的希望不大,逼仓或只是“虚张声势”。从统计来看,截止7月14日,不仅内地库仓单总量8790张(新疆交割库仅有1017张),占仓单总量的90%,而且哈密、喀什等地区棉花资源占比较高(2129/2130/2131等升水普遍达到1800元/吨以上,接单成本并不低),这部分皮棉含糖量偏高,对用棉企业、中间商而言吸引力不足,多头自然也不肯接仓单。
其三、特朗普的“对等关税”政策破坏力逐渐增强,商品期货、金融市场风险也在上升。近日,美国不仅对对中国周边国家大幅加征关税,而且对欧盟、墨西哥、加拿大、日本等盟友也毫不手软,中国“转口贸易”、上半年“抢出口”透支订单等利空或持续显现,当然,短期重中之重是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下的进一步关税谈判。
其四、8月中旬是“后点价”合同集中期,对郑棉盘面的走向影响较大。一旦多头逼仓趋势形成,部分棉花企业、机构预测的40万吨纺织厂/贸易商未点价合同或被动“点价”,资金逼仓目标大幅减弱。